王居易经络医学思路,治疗“胃胀、头痛”医案一则
I导读:此案涉及经络医学中的经络气化理论,也解说了临床中的思辨过程,供大家学习参考。
针灸治疗胃胀满案
一、病案
主诉:胃胀满、发作性头痛1年。
症候:胃胀满,吞酸,噫气,大便黏。发作性眉棱骨疼痛,放射至颞部。经络诊察见:手太阴经、手厥阴经、手少阴经异常。
辨经:病在太阴经。
选经:太阴经、阴维脉。
选穴:尺泽、列缺、公孙。
(图片源自“大家中医”app,下同)
二诊:症无变化。取内关、公孙、中脘、足三里。
三诊:胃胀好转,已不泛酸,大便黏,打嗝见好。现吃饭后已不恶心、不头痛。取内关、公孙、中脘、足三里。
二、医案解读
按照中医的看法,两个症状算为一个疾病,为1年多的胃胀满及其引起的阳明经头痛,自觉“上火”时发作。本病属胃阴或脾阴不足的证型,多由疲劳或睡眠少所致。因为,疲劳或睡眠少能消耗肾阴,肾阴为脾胃阴之基础。
诸症与脾胃有关。一诊经络诊察显示手太阴经异常,提示症状由肺气不降则脾气不升所致。太阴气机异常一般取尺泽、阴陵泉,但本病属肺肃降气机异常引起的脾胃病,而脾经未出现异常,故单取尺泽不加阴陵泉。
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相表里,因阳明经无异常反应,治疗以太阴络脉为主,取手足太阴经之络穴(列缺、公孙),此对穴巧合地亦为任脉、冲脉的交会穴,故应能治疗胃胀满。且列缺为治疗头项部的总穴,能治疗(太阴异常引起的)头痛。
针后症无变化,因此改变思路。
二诊取两组腧穴:内关配公孙,中脘配足三里。内关、公孙为传统奇经八脉穴组,主治包括胃的病变。中脘、足三里能调理脾胃,适合用于气机不畅引起的脾胃病。
到了三诊,胃脘症状和头痛已完全消失。再针前穴,巩固疗效。
从此例可见两点:
一,两个主诉有时候属同一个病,需要通过经络诊察来判断有无关系,是否由一个证型或同一条经络病变所致。
二,经络诊察虽然只显示阴经异常,但若有阴阳相表里经的症状而且症状属实象(气机不畅包括在内),因阳经偏于泻,应加阳经腧穴。
今晚(9月25日)19:30,王居易老师学术传承人——张侨文医师,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公益直播,为您揭秘经络医学视角下的「高血压的调理思路」
扫描海报二维码,获取直播链接
•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。仅供学习交流,请勿随意试药。